中远航运总经理韩国敏:给自己“加码”,打造海上特种部队
点击:4408 添加时间:2014-12-18 11:01:00 信息来源:
【周刊独家专访】中远航运总经理韩国敏:给自己“加码”,打造海上特种部队
2014-12-17 杨绚然 中国航务周刊
欢迎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中国航务周刊
回首快要走过的2014年,航运市场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志存高远的企业,总能在低谷中找到方向。也是在2014年,韩国敏坚定了将中远航运定位在大型工程项目设备海上运输领导者的决心。中远航运主动为自己“加码”,向高附加值货物发力,打造海上的特种部队。
从件杂货到重大件
《中国航务周刊》:11月14日,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航运)“大良”轮在黄埔新港利用船舶重吊,成功装载了一艘渡轮。而此前的8月份,中远航运“大德”轮首航时,满载7台RTG启航(港口用橡胶轮胎门式起重机)。这些事例是否意味着,装载超重超大货物已成为中远航运的发展目标?
韩国敏:是这样。中远航运长期致力于全球超重、超大、超极限特种货物的海上运输服务,未来的目标是打造成为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特种船运输公司,成为大型工程项目设备海上运输的领导者,进而实现拥有载重吨位和船型最全、货物吨位覆盖最广、装卸方式最全、在全球重大件设备货运输市场份额最大的目标。中远航运最重要的目标市场就是与大型工程相关的超重超大货物的海上运输。
“大德”轮满载7台RTG起重门机,刷新了世界同类型船舶一次装载RTG整机数量最多的纪录。“大良”轮成功装载的渡轮,也创造了中远航运重吊船吊装重大件单件体积最大纪录。这两个案例,是我们努力的一个缩影。
《中国航务周刊》:今年上半年,中远航运曾提出要从传统普通件杂货市场向重大件运输和工程项目设备运输市场转移,为此将在哪些领域发力?
韩国敏:几年来,中远航运以重大件运输市场和工程项目设备运输市场为重点,大力推进实施“三个调整”和“两个拓展”,即:推进货源结构调整,客户结构调整和船队结构调整;推进项目设备货从“港到港”向“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拓展,海洋工程产品从单一海上运输向“运输+安装”EPC总包拓展。
从普通件杂货市场向重大件运输和工程项目设备运输市场转移,主要体现在“增加四类货,减少两类货”,进一步加大高附加值货物的揽取力度。具体而言,就是增加重大件货、机械设备货、甲板货和木材货的比重,着力揽取100吨以上乃至500吨以上的特种货物,以及风电设备、高铁机车、驳船、游艇等。同时,不断减少普通杂货和低价金属矿砂两类低价货的比重。
《中国航务周刊》:策略调整的成效如何?
韩国敏:目前,传统件杂货、低价值货明显减少,重大件和项目货的比重显著增加,风电设备、工程设备、海工产品等高价值货物逐渐成为中远航运的主力货源。比如2013年可以称为中远航运的“风电年”,全年运输出口风电设备达120多万立方米。2014年我们又迎来了“高铁机车年”,截至目前已签运输合同的高铁机车就超过1000台,几乎囊括了中国出口南美的全部高铁、地铁项目。此外,我们的半潜船在9月和11月份成功装卸了8件巴拿马运河新船闸闸门,其中有4件是巴拿马运河拓宽项目16件新船闸闸门中最重的。
创新与升级同步
《中国航务周刊》:据了解,中远航运在战略调整的同时,技术和船队也进行了相应的升级。比如在“大德”轮的运输中,中远航运就首创了3台RTG门机在舱盖上并列行走的方法,并创新了“过桥”技术,请具体介绍一下这些创新做法。
韩国敏:所谓“过桥”是一种很形象的比喻,是我们在“大德”轮实现“吊滚”作业的一种新尝试。具体实施是利用船吊将RTG的一侧抬起,另外一侧由RTG自有的动力牵引,然后船吊抬起的一侧顺着牵引方向前进。这是一次大胆创新,避免了设计桥板以及在桥板上行驶的困难。
由于特种货物的形状、重量、体积各异,特种运输的装卸作业十分关键。RTG就是个典型,整个过程需要非常平稳地进行,这对相关操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中远航运船长和货方技术人员的默契配合下,依靠我们船员精湛的操吊技术,最终顺利安全地将RTG吊滚到指定的位置。
事实上,中远航运为确保万无一失,提高客户满意度,从制定方案到最后实施,都是精心设计,谨慎操作,全程做好风险防控。
《中国航务周刊》:目前中远航运拥有8艘并吊700吨的重吊船,未来根据业务变化,还会对船队做出怎样的调整?
韩国敏:在船队结构调整思路的指导下,经过“十一五”期间和近三年的船队调整和发展,中远航运退役了一批服役时间长、适货能力差的老旧船,新造了一批适货性强、起吊能力大、节能环保的新型特种船。通过船队结构调整,旗下船舶平均船龄不到10年,船队总吨位、单船载重吨、起吊能力、适货性能等都有了显著提升,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目前,中远航运拥有和经营着120多艘特种船,包括半潜船、多用途船、重吊船、木材船、沥青船和汽车船等五种船型,能够满足客户对特种杂货运输的各种需求。根据公司的船队发展规划,综合市场需求以及造船市场情况,中远航运未来将对船队进行整体升级,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整体船队结构调整,并吊700吨的重吊船亦在此列。
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船队结构调整过程中,中远航运着眼长远,针对国际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海洋工程和新能源开发等趋势,以多用途船、重吊船和半潜船为重点,认真研究建造满足个性客户需求的特种船,目前已在建5万吨和9万吨级新型半潜船。
未来的船队结构调整,将围绕既定目标继续推进。总运力规模上,争取达到200万载重吨以上;船龄结构上,确保平均船龄降至合理水平,形成相对平衡的船龄分布;装卸方式上,形成集吊装、滚装、潜装多种装卸方式为一体的船队;装卸能力上,重点发展具备重件货物起吊能力的船舶。通过多用途船、重吊船和半潜船队的合理构成,实现船队起吊能力从1吨到数万吨的全面覆盖。
《中国航务周刊》:除了技术和船队升级,中远航运还有哪些业务升级?
韩国敏:实际上,我们对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为公司竞争力的拓展做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相适应的QHSE管理体系,形成了持续稳定的安全保障与环境保护机制。公司先后成立的营销中心、货运技术中心,培养和沉淀了一批经营管理和技术应用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队伍,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和高水平货运技术指导,这是竞争中的“软实力”。稳定了中远航运不断超越的实力,也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业界的认可。
未来强化调整和拓展
《中国航务周刊》:德鲁里曾分析称,重大件运输将是未来件杂货市场货物和船队增长最快的部分。面对如此机遇,中远航运对未来有怎样的规划?
韩国敏:业界对特种船市场未来的成长性有较高的预期,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因素:一是全球基建投资增长将带动工程项目货运需求,各国电力建设拉动相关设备运输需求,全球高速铁路建设蓬勃发展催生的货运需求。二是全球能源项目开发将长期支持特种船运输需求,全球石油开采投资快速增长,深海油气开发投资重拾升势。三是清洁能源的发展带动特种船运输需求,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世界核电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四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快速增长,中国机械设备出口稳定增长,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制造能力和出口规模不断提高。
这些正是中远航运所面临的市场机遇。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是如何抓住这些机遇,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中的我们来说,还要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如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客户、货源结构的优化,船队的调整,营运成本的控制,运营品质的提高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
下一阶段,中远航运将围绕“巩固提升经营成果,加快推进发展战略”开展行动。继续深化航运主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实施“三个调整”和“两个拓展”战略。使公司适应全球特种船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使船队能够满足全球最大、最高端客户的需要,满足全球最大项目的需要,以更立体的营销网络、更全面的船队结构、更专业的货运技术、更细致的客户服务,全力打造全球特种船运输领域最强综合竞争力。
下一篇:水上客运安全专项整治六重点